去產能:央企鋁業虧損王翻身 最大民營鋁企產能被砍
中國鋁業——曾經的央企虧損王,終于迎來了利潤爆發,今年上半年利潤飆升十倍。 輝煌的業績不僅來自于其自身的努力,更直接的推手來自鋁價的大幅上漲。鋁價上漲既得益于需求的上升,又與鋁行業去產能有相當大的關系。 據研報,預計今年將有300—400萬噸鋁產能停產。此外,在冬季采暖季,28個城市的電解鋁廠將限產30%以上。 而翻查相關上市公司的公告,我們發現去產能更多的來源于民營企業。近日,全球最大的原鋁生產企業——中國宏橋發布公告稱,其已關停涉及年產268萬噸的鋁產品產能,占其總產能的近三成。 幾家歡樂幾家愁。當中國鋁業交出靚麗業績之時,需要萬分警惕產能被關停的民營企業經營惡化所帶來的風險。 此前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宏橋已經被海外做空機構做空,長期停牌。在深陷海外資本市場的驚濤駭浪之中時,又遭遇大規模停產,這家中國鋁制品行業最大的民企能挺的住嗎? 手持這家公司股票的股民,債權銀行命運又當如何?市場正焦急等待著中國宏橋的復牌,而停產之下情況愈發不樂觀。 虧損王翻身:中國鋁業凈利潤暴漲十倍 中國鋁業近日發布財報:今年上半年,營收為913.1億,同比上漲83%;凈利潤為7.51億,同比暴漲10.06倍。中國鋁業今年上半年業績正創下自2009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財報繪制的中國鋁業歷年上半年總營收與凈利潤: 2009年之后,中國鋁業業績持續低迷。2014年曾巨虧162.17億,成為該年A股的虧損王。2015年中國鋁業雖然扭虧為盈,但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仍大幅虧損64.32億,2016年扣非后凈利潤仍是虧損。 中國鋁業是中國最大的氧化鋁生產企業,也是第二大電解鋁生產企業。目前,國資委持有中國鋁業32.81%的股份。 在漫長的虧損期里,中國鋁業進行了大幅瘦身,通過各種方式來“自救”。 首先是精簡員工,2011年—2016年,中國鋁業員工數減少了35504人。其次是削減負債規模,其負債規模自2014年以來減少了186億,資產負債率正逐年下降,財務費用也減少超過25%。 另一項自救的舉措則是加快自備電用電比例和加大直購電的使用。據研報顯示,電解鋁的生產成本中,電力成本占比超過三分之一,電價會極大的影響電解鋁的生產成本,因此降低用電成本是電解鋁行業生死存亡的大事。當下,中國鋁業正不斷加大自備電建設,其用電成本已經從2013年的0.47元下降到2016年的0.28元,降幅超過四成。 鋁行業產能利用率飆升,鋁價創五年新高 但是,真正讓中國鋁業利潤激增的還是外部環境變化,最關鍵的是鋁價的不斷上漲。 天風證券研報稱,按中國鋁業328萬噸的鋁權益產能計算,鋁價每上漲500元,其利潤將增厚11億。而今年上半年,國內鋁價持續上漲,創下近年來新高。 中國鋁業在財報中稱,今年上半年,在金屬市場整體向好的大環境下,國內鋁價表現強勁,上半年,國內氧化鋁均價為2682元/噸,同比大漲45.21%,滬鋁均價也同比上漲超過兩成。 據上海期貨交易所數據,2017年8月18日,中國鋁期貨結算價為16285元/噸,與年初相比,上漲28.07%。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鋁期貨結算價已創下自2012年以來的歷史新高。下圖為面包財經根據上海期貨交易所數據繪制的中國鋁期貨結算價逐日走勢: 事實上,不只鋁價在快速上升,曾經產能過剩的鋁行業,鋁產能利用率也在飆升。 據中國鋁業財報,今年上半年,全球氧化鋁產量為6123萬噸,中國氧化鋁產量為3469萬噸,中國占比高達56.65%;上半年,全球氧化鋁產能利用率約為77%,而中國氧化鋁產能利用率則高達90%;高于全球產能利用率。而在2016年時,中國氧化鋁的產能利用率還僅為81%。 此外,中國原鋁的產能利用率也在提升,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原鋁企業的產能利用率為85%,而在2016年時,這一數字為75.23%。今年上半年,中國原鋁的產能利用率同樣高于全球。 鋁行業去產能:中國最大民企鋁產能被砍三成 鋁價上漲和鋁行業產能利用率的上升,與鋁需求的增長有一定的關系。 中國鋁業稱,近年來,隨著中國鋁應用逐漸由傳統行業向新興領域延伸,各行業的單位用鋁量較往年均有顯著提升,鋁合金圍護板、鋁合金結構橋梁、太陽能(5.73 -0.17%,診股)領域用鋁擠壓材、鋁制家具、鋁結構共享單車等,都成為中國原鋁消費新的增長點。今年上半年,中國原鋁消費量為1750萬噸,同比增長11.5%。 但鋁價上漲最重要的推動力,則來自于鋁行業的去產能。中國鋁業直言,供給側改革和環保政策影響是國內鋁價表現強勁的重要因素。今年3月,環保部出臺的28城市采暖季環保限產政策將減少晉冀魯豫四省30%的電解鋁及氧化鋁產能。 今年4月中旬,新疆發布《關于停止違規在建電解鋁產能的公告》,包括新疆東方希望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在內的3家企業違規在建電解鋁產能項目被勒令關停,合計產能達200萬噸。此前,天風證券研報稱,預計今年將有300—400萬噸在產違規鋁產能停產。 更大的關停產能則來自于中國最大的民營鋁企——中國宏橋。 今年8月15日,中國宏橋發布公告稱,其已關停涉及年產268萬噸的鋁產品生產產能,關停產能約占其產品總產能的29%;目前,其運營的總產能為646萬噸。 中國宏橋的公告是對媒體公開報道的回應。此前媒體報道稱,山東省發改委等10部門制定了《山東省2017年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行動方案》,根據該方案,中國宏橋違規建成的電解鋁項目5個,違規產能268萬噸。這意味著,僅僅被公開披露的新疆和山東兩地,幾家企業已關閉的產能已超過450萬噸,已遠超研報預測。 從當前的市場狀況來看,隨著供給側改革和環保政策的推進,鋁行業的產能很可能將繼續降低。不過一個關鍵的問題是,一家民營上市公司如此龐大的產能被關停,無論對于企業自身還是股民和債權銀行,都是巨大的打擊。 中國宏橋此前在香港遭遇做空機構的做空,至今仍然停牌,驟然停產無異于雪上加霜。 去產能真的要以民營企業產能被關停為代價嗎?數以百萬噸的產能不是小作坊,從購置土地、建設生產線、招聘員工,往往需要耗時數年,如此龐大的工程既然是違規興建,那投產前為何不叫停? 既然已經投產多年,那關停前是否一直在違規生產?如果從始至終都屬于違規產能,以前為何不叫停? 即便真違規,為何不能整改?是企業真不愿意整改,還是不給機會整改?比一刀切更可怕的是選擇性切除。 民企求生不易,但求刀下留情。就算企業違規投產屬于咎由自取,股民買入股票本應風險自擔,難道不要警惕企業經營急劇惡化引發的償債能力危機?引發區域性金融風險,板子應該打在誰身上? 更多資訊詳細請登錄東莞低熔點合金:www.cyzhuzao.com